微信扫一扫
分享到朋友圈

聪明不是用来找麻烦的

作者:连岳 来源:连岳 公众号
分享到:

05-29

 Lovis Corinth,The Sea near La Spezia


文字很重要,据说埃及法老第一次见识文字可以记录谈话时,大惊失色,认为这将触犯神的威严,人的能力过强了。

 

没有文字,就没有长久记忆,没有历史,也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教育。人对自己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是没有止境的,我也建议你,遇到好的文字表达,它更清晰,更简洁,更优美,你可以回味一下,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模仿,这样表达能力就将不停提升。

 

但是文字又并没有那么重要。相爱的人,一个眼神,一个小动作,表达的内容,10万字都写不完,可是一瞬间双方都明白。你到了一定年纪,有了阅历与眼光,一瞥识人,差错率也不会大,此人的衣着打扮,神情谈吐,在这个横切面体现出来的信息,展现了他过去的一切。

 

非文字非语言表达,在人的沟通中,起到重要作用,将之形容成第六感觉,我觉得并不过分,它超越分析,超越逻辑,只可意会。有研究者认为,人和人的沟通,内容谈话只占信息交换量的7%,其他38%是声音音调和音量,更多55%的信息交换来自于眼神、肢体语言、情绪乃至气场。能否细化至如此精确的百分比,我存疑,但结论我认为是对的。

 

以上认识告诉我们什么?告诉我们沟通是结果导向的行为,只要沟通的目的达到了,那么,过程可以多样,有时候是模糊的,是无语的,将日常沟通如实纪录下来,有大量的病句,错字、误用、半截话比比皆是——我说到一半,发现你已明白,我就停止了。挑这些错,刚学说话或学识字的小朋友,热衷于这个行为,那是他们学习的过程,成年人还这么玩,并不是什么认真,是妨碍沟通的行为,估计谁也不愿意和这样的家伙聊天。

 

这里有个例子:

 

 

有意思的是,这位妈妈将“前奏”写成“前秦”,将“溺爱”写成“弱爱”,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她想表达什么,也就是说,因为错得太明显,表达的效果反而一点不打折,从结果导向的角度,没有任何纠正的必要。

 

退一万步说,这位妈妈有没可能就是文化水平极低,不识“奏”和“溺”?有这可能,但不是更得佩服她吗?她用错字都把问题表述得清清楚楚,为了请教,不怕丢脸。有这勇气,她可以借助他人的智慧,弥补自己的不足。文盲也当得好父母的,品德,就是那几条天理,简单的公序良俗,人人可理解,人人可实践。相反,一个人太爱挑错,为挑错而挑错,为斗争而斗争,知识反而成了痛苦之源,人人被你挑一下都不开心,最后忘了该解决什么问题,用这种方法对孩子,你也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好父母。

 

我们求知,我们变聪明,目的是为了什么?为了更高效的沟通,为了解决问题,甚至可以帮助他人,知识在这种互动中迅速增值。太过挑剔,太不宽容,都失去人性,妨碍沟通,与求知的本意背道而驰。

 

宽容一点,你就会开心一点。


推荐:

上文:

阅读39696
举报0
关注连岳微信号:ilianyue
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
声明

1、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、本文内容来自“连岳”微信公众号,文章版权归连岳公众号所有。

评论
更多

文章来自于公众号:

连岳

微信号:ilianyue

邮箱qunxueyuan#163.com(将#换成@)
微信编辑器
免责声明
www.weixinyidu.com   免责声明
版权声明: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,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欣赏使用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禁止一切商业用途。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本站声明:本站与腾讯微信、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,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