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83年前的今天,1936年9月7日(农历1936年7月22日),袋狼灭绝。
历史上的今天,1936年9月7日袋狼灭绝。袋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,又名塔斯马尼亚虎,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、澳大利亚草原等地。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,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,母体有育儿袋,产下不成熟的幼兽,在育儿在中发育,为夜行性。
袋狼图片
袋狼主要特征袋狼体型苗条,脸似狐狸,嘴巴可以张成180度,经常潜伏树上,突然跳到猎物背上,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颈咬断, 历史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,5千年前,澳大利亚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,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,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,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。最后一只袋狼,是于1936年9月7日死亡的。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。
但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,因为被怀疑袭击羊群,所以被牧民所痛恨,然而多数事件的元凶其实是澳大利亚野犬。移民们把袋狼视为敌人,认为其为“杀羊魔”,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,使其近乎绝迹。当政府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,情况已无法挽救。
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,命名为班哲明,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,1936年死亡,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。 1936年后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,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,但却没有铁证可以证明袋狼确实仍存于世。
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发现fǔ败的动物尸体,经专家证实确为袋狼尸体,但对其是否为新鲜尸体或是多年前留下的干尸科学家看法分歧。袋狼是否已经灭绝,不得而知。 1999年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麦克?阿契在雪梨博物馆发现一个自1866年被保存在酒jīng中的小袋狼标本,麦克?阿契便着手研究从中抽取DNA使袋狼复活的可能性,2000年5月13日又在其他博物馆发现六个类似的标本,使得相关的基因库更为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