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55年前的今天,1964年12月1日(农历1964年10月28日),北京友谊商店成立。
历史符号,承载者是中国领导层对各国驻华外交官的超国民礼遇,友谊商店如今的黯然失色,则是中国公民的幸事,这种变化,体现了中国普通公众地位的提高,这座四层的商业建筑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并不是在建国门外大街的,最早的友谊商店的雏形是在东交民巷的“外国友人服务部”基础上不断发展的,1960年百货大楼成立了“出国人员服务部”,1962年华侨饭店的商品部基础成立了“华侨商店”,1962年1月,外国友人服务部、出国人员服务部、华侨商店进行了整合为“北京百货供应处”。随之与中国建交国家不断增加,中国的外交地位有了一定突破,建国十余年间,第一批官僚阶层的形成,北京百货供应处成为为外国人、归国华侨、特权的官员提供特供的地方,1964年12月1日,在周先生的特殊关怀下,北京百货供应处正是取名“北京友谊商店”,当时的友谊商店在东华门大街25号经营。
历史,在我看来,不是一部光荣的历史,尽管她自诩接待过950人次外国元首、政府首脑,但它的开业近30年不允许中国纳税人进入则是他永远抹不去的污点。
历史上,从来不缺国家中外高级领导人的身影。北京友谊商店就是在周恩来等人的批示下成立起来的。钱其琛、阿沛阿旺晋美等领导都曾到友谊商场参观、视察。美国总统尼克松、伊朗公主、丹麦国王、西哈努克亲王等等外国政要,都曾是友谊商店的顾客。